经工业电炉加热的锻件,常常在表面或部分表面发生增碳现象。有时增碳层厚度达1.5~1.6mm,增碳层的含碳量达1%(质量分数)左右,局部点含碳量甚,至超过2%,出现莱氏体组织。 这主要是在加热的情况下,当坯料的位置靠近炉喷嘴,或者就在两个喷嘴交叉喷射燃油的区域内时,由于油和空气混合得不太好,因而燃烧不完全,结果在坯料的表面,形成还原性的渗碳气氛,从而产生表面增碳的效果。 脱碳层的深度与钢的成分、工业电炉内气体的成分、温度和在此温度下的保温时间有关。采用氧化性气氛加热易发生脱碳,高碳钢易脱碳,含硅量多的钢也易脱碳。脱碳使零件的强度和疲劳性能下降,磨损抗力减弱。 工业电炉在加热截面尺寸大的大钢锭,以及导热性差的高合金钢坯料时,如果低温阶段加热速度过快,则坯料因内外温差较大,而产生很大的热应力。加之此时坯料由于温度低而塑性较差,若热应力的数值超过坯料的强度极限,就会产生由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的加热裂纹,使整个断面裂开。 小编:Sunny
|